
当前,石油行业正朝着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油田企业对具备“理论功底 + 实践能力 + 创新思维” 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油田异地职工普遍面临 “工学矛盾突出、学习资源受限、学历提升通道不畅” 等问题,成为制约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瓶颈。
国家开放大学天津分部天津石油学习中心立足服务石油行业发展使命,联合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大港油田等龙头企业,启动“石油人才共育计划”。此次召开的油田企业外地职工学历提升政策宣讲会,正是计划落地实施的重要起点,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方案推介,打通异地职工学历提升 “最后一公里”,为石油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一、现场宣讲:多维解读政策
宣讲会当天,国家开放大学天津分部天津石油学习中心校长张向新带队,结合油田异地职工 "工作地域分散、倒班周期复杂、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的群体特征,从政策、教学、服务三个维度展开解读,并初步制定三大定制化举措:
(1)弹性化学习体系
依托开放教育资源搭建 "线上直播 + 录播回放 + 线下实训" 三维课堂,职工可通过手机端随时学习。针对海上平台、偏远井场职工,特别开通 "离线课程包" 支持通过U盘拷贝,实现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彻底打破地域与网络的限制。
(2)阶梯式学历通道
为不同学历基础的职工设计差异化提升路径:高中学历职工可通过 "预科班 + 学分银行" 模式缩短学习周期,本科阶段学员可参与渤海钻探公司 "科研课题实践" 项目,修满相应学分即可直接兑换毕业论文学分,实现“实践与学业”双向赋能。
(3)学训协同:打造 “学历 + 技能” 双证培育体系
1.课程融合:将石油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如采油工、钻井工等)融入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并通过技能考核后,可同时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学历证书与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 “一书双证”,提升就业竞争力。
2.实训强化:设置 “1+1” 实践教学模式,即 1 学期课堂学习 + 1 学期企业实训。实训期间,由企业资深导师与学习中心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竞赛激励: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机制,凡在企业举办的 “石油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员,可凭相关证明申请学分奖励;在国开学习期间表现优异者,还可申请奖学金,同时优先获得企业岗位晋升机会,充分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答疑:直面职工关切问题
宣讲会专门设置“一对一咨询” 环节,招生主管范海云老师针对职工提出的个性化问题逐一解答,消除职工学习顾虑:
•针对“倒班错过直播课怎么办”:指导职工使用平台的“课程回放倍速播放”功能,帮助职工利用班前、班后等碎片化时间补学课程,灵活适配倒班工作节奏。
•对于“家庭困难职工能否申请额外补助”:明确告知“助学基金”申请的条件与办理流程,承诺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结果,为困难职工提供学习保障。
•回应“学历证书社会认可度”问题:现场展示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查询官网截图,清晰说明该学历可通过教育部学信网验证,与其他成人教育学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用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彻底打消职工对学历有效性的担忧。

三、职工反馈:政策获广泛认可,报名热情高涨
宣讲会结束后,职工参与“石油人才共育计划”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现场呈现三大亮点:
•即时报名踊跃:学习中心现场设置临时报名点,当天就有10余名职工提交报名申请,其中80%为采油工、钻井工等一线岗位外地职工;不少职工还现场扫码加入“学历提升交流群”,咨询后续学习安排,学习意愿强烈。
•典型案例带动:宣讲会现场播放了2023 届毕业生魏大海等多名学员的学习故事视频,学员们分享了通过学历提升现实职业转型、岗位晋升的经历,让在场职工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原来学历提升真能改变职业轨迹”进一步坚定了学习决心。
•企业高度认可:渤海钻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现场表态,将全力配合学习中心做好职工学习协调工作,优先安排参与学历提升的职工调休,确保“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时计划将学历提升纳入职工培训考核体系,从企业层面为职工学习提供支持。

四、后续行动:夯实服务保障,确保计划落地见效
为推动宣讲会成果转化,确保“石油人才共育计划”顺利推进,学习中心制定三项后续措施:
1.报名服务延伸:针对未到现场的职工,可以采取扫码线上报名通道报名,安排专人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随时解答职工报名过程中的疑问,确保报名渠道畅通。
2.学习帮扶跟进:在职职工报名后,及时开展学习基础摸底测试,针对基础薄弱职工,专门安排“预科辅导课”,帮助职工快速适应开放大学的学习节奏和教学模式。
3.校企协同监督:与油田各合作企业建立月度沟通机制,跟踪职工学习进度,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工学矛盾,为“石油人才共育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切实为石油行业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石油学习中心供稿)